
(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宏观周报(第12期):关税“通牒”再起美元逆升,我国通胀分化能否降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美关税“通牒”再起接近尘埃落定,不确定性下降美元逆势回升。特朗普发起新一轮关税“通牒”,在财政扩张法案落地之后,更为明显地传递出扩大美国制造业产能的经济孤立主义目标。特朗普宣布即将于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十数个贸易伙伴征收25%-40%不等的关税,希望以此敦促各贸易伙伴尽快与美国达成正式的关税和贸易协定。这一轮加征关税威胁的税率水平,与4月宣布的“对等关税”税率整体较为接近,其中对日韩统一为25%(对日本小幅上修1个百分点),对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个别原税率超过40%的经济体有4-13个百分点的下修。特朗普再度在关税问题上采取更加严苛的态度,主要可能源于两大因素的支持,一是大而美法案可能对美国经济供需两侧形成新一轮边际推升效应。2017-2018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非住宅投资对实际GDP增长的贡献就曾因类似政策而出现大幅提升。二是近期美国就业市场呈现边际改善迹象,前期关税造成的经济冲击幅度可能相对较小。美国截至7月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季调)为22.7万人,较前周减少0.5万人,这也是该数据连续第4周回落,较四周前阶段性峰值减少达2.3万人,指向7月初美国劳动力市场基本延续了6月相对较好的态势。美国关税可能接近尘埃落定,美元指数却未因关税反复而下滑,反而企稳回升,下半年美元汇率可能重回经济表现和货币政策定价的轨道,反弹可能性不可忽视。围绕在全球贸易规则和美联储独立性两个问题上的巨大不确定性正在快速下降,从而过去数月导致美元指数持续大幅走低的恐慌性情绪也可能逐步消退。我国CPI、PPI分化加剧,央行近期会否考虑降息?食品能源价格短期走高,与低基数共同推动CPI同比小幅转正;投资内需偏弱,PPI跌幅逆油价进一步加深。6月CPI同比0.1%,较前月回升0.2个百分点,时隔4个月重新转正,PPI同比跌幅再度加深0.3个百分点至-3.6%,再创近23个月新低。高温仍令食品CPI环比高于季节性,但畜肉鲜果已经趋于降温,食品供给总体稳定。核心CPI同比小幅回升,低基数下商品消费补贴稳定见效。6月核心CPI同比再度小幅上行0.1个百分点至0.7%,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商品消费偏弱基数较低,以及今年以来补贴政策持续稳定见效。交通工具、家用器具同比分别为-2.8%、1.0%,低基数下分别较前月提升0.6、1.2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则整体平稳,服务CPI同比0.5%与前月持平,租赁房房租同比也连续第四个月稳定于-0.1%。PPI同比跌幅却逆势扩大,煤炭钢铁价格拖累加深,或指向房地产和地方债务周期尚不能扭转传统投资需求不旺的局面。6月CPI与PPI分化明显加剧,其中CPI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能源价格的短期上涨和低基数的共同作用,商品消费补贴的作用较为稳定但尚不足以支撑对消费内需内生走强的趋势性判断。PPI在油价上涨的背景下仍逆势走低,凸显出房地产周期尚未扭转、地方债务加速化解的现阶段,投资内需总体仍然不强的现实压力。而房地产周期和与之相连的居民债务周期,又恰恰是大宗可选商品消费的决定性前置逻辑。当前国内消费、投资内需内生动能总体仍尚显不足,货币政策如能在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和居民债务周期方面积极用足用好宽松政策空间,加之中央广义财政仍有进一步发力扩容消费补贴的扩张空间,国内经济大循环需求侧的稳定效果预计将比较突出。风险提示货币宽松力度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幅度低于预期风险。
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