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国
带着一颗著名的“大心脏”,乒乓球世界冠军、清华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刘国正近日来到北京丽泽国际学校,指导这里的中小学生打起了乒乓球。这是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冠军思政课”的系列课程之一。
20多年前,刘国正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以超强心态挽救7个赛点的那场比赛,是乒乓球史上的经典战役。此次受邀参加“冠军思政课”,他告诉记者,自己最想讲的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背后的精神文化,以及运动员为保持巅峰状态所付出的努力,特别是一股韧劲儿,“这一点也是青少年现在需要的”。
“赢,大家都高兴,但不可能一直赢,肯定会碰到一定的瓶颈和挫折,(要)能够再去爬坡,再去突破瓶颈。”刘国正说,“往上冲容易,要想保持就非常难了,可能要付出更多。”对于自己当年赢回7个赛点的传奇经历,他认为有运气成分,也有心态、训练积累等因素影响。
全国政协的“冠军思政课”重在发挥体育的独特育人功能,邀请冠军运动员既现身说法讲述成长之路,也带学生上体育课,同时请来运动医学专家进校园,针对青少年肥胖、近视、脊柱侧弯等全社会关注的体质问题开设科普讲座。
刘国正说,运动员走到顶尖,一定有共通之处,冠军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让青少年去理解这个成长过程,会对大家起到激励作用,这是“冠军思政课”的作用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体育训练中心二大队篮球项目室副主任苗立杰不止一次参加“冠军思政课”了。这位入选国际篮联名人堂的中国女篮传奇人物,跟着“冠军思政课”去过贵州省的农村学校,这次又来到了北京丽泽国际学校的球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少有的篮球名将,“冠军思政课”上,她的篮球课总是“供不应求”。
苗立杰一直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备课时,她也会特地考虑如何提高他们的韧劲儿。她说,有的孩子平时看着很优秀,但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会崩溃。现在,人们把自己的孩子“保护”得很好,避免受到磕磕碰碰,导致孩子缺乏面对挫折的能力。“冠军思政课”首先让大家知道,体育上你想赢对手,必须付出实打实的努力;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学会如何去面对、化解。
当天,上完苗立杰的篮球课后,北京丽泽国际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鄢嘉怡感到,自己“太有触动了”。她说,在苗老师的罚篮游戏中,自己一开始总担心罚不进球,众目睽睽,生怕辜负了队友的信任。老师讲了以后,自己的心态有了改进。在这堂课上,她学到最多的是如何调整心态。
中国登山队队员、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高山运动部教练蔡卿在“冠军思政课”上告诉学生这样理解攀登:“登山,要对山敬畏,因为我们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我们不能想着去征服高山,是大山接纳了我们。”
2020年5月,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测定,珠穆朗玛峰的最新海拔高度是8848.86米。作为登山队的支援组组长,蔡卿向同学们回顾了难忘的测量过程:
他们原计划于2020年5月12日冲击顶峰,但在到达海拔6500米之后,连续下了几天雪,陡峭的冰壁上有雪崩的风险,只能下撤。第二次冲顶是5月22日,这次到了海拔7700米的位置,三四个人在暴风雪中用时1个多小时才能搭起一顶帐篷,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又一次下撤。下到海拔6500米时,队长次落召集大家开了一个会。
“我现在都记忆非常深刻。”蔡卿说,队长当时说的是,中国登山队从成立以来,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都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这一次如果完成不了,将是“我们这一批登山队员一生的遗憾”。受此激励,大家最终在5月27日登顶。
这堂课上,蔡卿开场即讲述了中国老一代登山队员的故事。1960年,中国登山队历经重重磨难,完成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当时,面对无法逾越的珠峰“第二台阶”,队员刘连满甘为“人梯”,让3名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爬了上去,并在急需氧气的情况下把氧气留给队员,自己写下“遗书”,嘱咐队友完成国家使命。
来到“冠军思政课”,蔡卿认为,自己在讲台上最重要的任务是与今天的青少年分享中国登山队的那股精神。他希望,通过这一堂课,种下一颗登山的种子。
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